在文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甘肃张掖虽坐拥七彩丹霞、祁连雪峰、丝路古城、沙漠绿洲等世界级资源禀赋,却面临着品牌识别度不足、客流季节性明显、综合消费偏低的发展瓶颈。碎片化的景区推介、单一渠道的信息传播以及服务配套的不均衡,削弱了张掖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综合价值。要打破桎梏,从资源大市迈向旅游强市,全域整合营销是张掖实现战略破局的关键路径与必由选择。
全域整合营销绝非简单的口号叠加或渠道堆砌。其本质是以游客的核心体验为中心,战略性地将区域内所有分散的旅游资源要素、服务链条、传播触点以及利益相关方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协同运作。其核心价值在于:
- 塑造一致、强大的目的地品牌形象: 对内统一价值主张,对外输出清晰、连贯、富有感召力的张掖整体形象,解决认知模糊与平均用力的问题。
- 破除资源孤岛与体验割裂: 通过整合串联,变“点状观光”为“全域沉浸”,让七彩丹霞的奇绝、平山湖大峡谷的壮阔、大佛寺的厚重、山丹军马场的活力、特色民宿的温馨、沙产业的魅力,有机融合为“一个张掖”的完整故事。
- 最大化营销资源效率: 统一规划、协同投入,避免内部资源浪费与效果抵消,实现政府、景区、企业、社区营销合力的最优化。
- 提升综合收益与目的地价值: 通过整合延伸产业链、提升过夜率、刺激二次消费、丰富产品层次,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下、舍得花、还想来”,让全域共享发展红利。
张掖实施全域整合营销,需聚焦四大核心整合维度:
- 产品与体验整合:打破孤岛,编织主题脉络
- 主题化产品集群: 摒弃“卖资源”思维,转向“卖主题、卖体验”。精心策划如“地质奇观·时空对话”(串联七彩丹霞、冰沟丹霞、平山湖峡谷的地质科考与摄影之旅)、“丝路印记·文明探源”(整合张掖大佛寺、黑水国、骆驼城等丝路文化遗存,结合非遗体验)、“祁连秘境·生态康养”(融合康乐草原、扁都口、山丹皇家马场风光与温泉、牧马体验、特色膳食)等跨景区、跨业态的主题线路。
- “旅游+”深度融合: 将旅游与文化(丝路、西夏、裕固族)、农业(玉米制种、高原夏菜)、工业(沙产业)、体育(徒步、骑行、越野)等深度嫁接,开发研学、康养、低空游览、自驾探险、乡村度假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显著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与消费链条。
- 品牌与传播整合:统一发声,讲好张掖故事
- 核心品牌统领: 确立如“丝路明珠·多彩张掖”或“一眼七彩·千年张掖”等凝练有力、易于传播、具有视觉与情感冲击力的核心品牌Slogan与视觉识别体系(VIS)。所有对外营销物料、在线页面、宣传片、活动包装均需严格统一于此核心形象。
- 协同内容生产与分发: 建立官方主导、多方协作的内容中心(Content Hub),挖掘并创作独特价值内容(UGC+PGC+OGC)。
- 整合传播矩阵: 高效协同线上线下渠道——权威主流媒体、专业旅游平台、高影响力KOL/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视频号)、搜索引擎(SEO/SEM)、OTA活动专区等,实施精准化、高频次、互动性强的整合传播攻势,确保关键信息触达目标客群。
- 渠道与销售整合:畅通路径,提升转化效率
- 打造“一站式”官方平台: 升级“张掖旅游”官网或官方小程序为集权威信息发布(多语种)、多景区门票预订(套票、联票)、主题线路选购、酒店民宿预订、特色商品电商、文旅活动日历、智能行程规划、在线客服于一体的超级服务平台。
- 深化OTA战略合作: 与头部OTA平台(如携程、同程、飞猪、马蜂窝)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开店售票,更要联合打造张掖旅游旗舰店、定制专题推广页面、策划爆款线路预售、开展大数据精准营销。
- 激活旅行社网络: 设计有竞争力的批发政策与奖励机制,鼓励旅行社围绕张掖整合产品设计、打包销售、输送团队和自由行客人。
- 构建智慧分销联盟: 探索与异业伙伴(航空、铁路、银行、大型企业、社群平台)建立会员互通、积分互换、联合营销的合作模式。
- 管理与服务整合:优化环境,保障全程体验
- 强化统筹协调机制: 在市文旅部门领导下,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全域旅游营销中心或联盟。明确职责权限,建立科学决策流程,统一调配营销资金,有效协调涉旅部门(交通、公安、市场监管、文保)及县区、景区、重点企业。
- 智慧化服务与管理: 加速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客流监测预警、智能行程推荐、线上导览讲解、紧急救援联动、服务设施指引、舆情监控反馈等功能。
- 提升服务链整体水平: 制定并推广全域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覆盖景区、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导游等),开展常态化培训与暗访评估。鼓励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参与服务监督与补充。
张掖推行全域整合营销,是一场深刻的旅游业发展理念革新与系统性工程。其成功关键在于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打破行政与利益藩篱的决心、持续的资源投入与高效的执行力。 通过全域资源的深度整合、品牌价值的统一塑造、营销力量的精准协同、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张掖方能有效突破发展瓶颈,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旅游版图中树立起特色鲜明、魅力持久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实现从“资源大市”到“文旅强市”的战略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