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石牌戏曲文化之乡底蕴,承载“孔雀东南飞”千年传说,安庆怀宁,这座兼具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的皖西南明珠,正以整合营销的策略思维重塑区域品牌吸引力。通过深度融合文化底蕴、产业资源与传播渠道,怀宁致力于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开辟一条文旅+产业双轮驱动的独特发展路径。
一、深挖资源禀赋,筑牢整合营销根基 整合营销绝非无源之水,其根基在于对本地资源精准洞察与价值提炼:
- 文化瑰宝熠熠生辉: 作为“徽班故里、黄梅之乡”,石牌镇是京剧与黄梅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戏曲艺术基因深厚;*“怀腔”作为地方特色曲艺,蕴藏丰富乡土韵味;*独秀山与陈独秀先生渊源深厚,是重要的红色与人文地标;*孔雀东南飞传说及其核心发生地焦家畈,提供了世界级文化IP。
- 特色产业蓬勃生长: 怀宁是全国蓝莓核心产区之一,产业规模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传统板材加工、纸塑制品等产业基础扎实;便利的交通网络(合九铁路、沪渝高速、安庆港)为商贸物流提供了强大支撑。
- 生态本底得天独厚: 秀美的山川河流(如观音湖、独秀山)、丰富的田园风光,为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度假创造了优越条件。
二、构建整合传播矩阵,全域发声讲好“怀宁故事” 告别单一、零散的宣传模式,怀宁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全域覆盖的整合传播体系:
- 品牌定位统领全局: 明确“独秀故里、黄梅家乡、蓝莓之乡”三位一体的核心定位,围绕“戏韵”、“果香”、“源流”(文化源头与生态源头)提炼核心传播概念与视觉符号系统,确保所有营销活动传递统一、清晰、强烈的品牌形象。
- 全媒体渠道协同共振:
- 线上阵地深耕: *优化政府官网、文旅公众号/小程序(如“怀宁文旅”),提供一站式信息与服务平台;*与主流旅游平台(携程、驴妈妈)及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深度合作,发起#我在怀宁听黄梅#、#怀宁蓝莓熟了# 等话题挑战;*邀请文旅KOL、三农达人开展体验式直播、短视频创作,生动展现文化魅力与乡村新貌。
- 线下触点沉浸体验: 精心设计全域旅游导视系统;在交通枢纽、核心景区、特色村镇设置品牌形象展示点;定期举办石牌戏曲文化节、怀宁蓝莓采摘节、孔雀东南飞文化旅游节三大经典节庆,并创新策划 “戏曲快闪进景区”、“蓝莓产业研学游” 等特色活动,让品牌可感、可知、可参与。
- 传统媒体权威背书: 在省市主流媒体进行深度报道、专题片投放,提升区域公信力与影响力。
三、以文化IP为引擎,驱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怀宁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整合营销的“超级引擎”:
- 放大“戏曲之乡”魅力: 在石牌打造沉浸式戏曲文化主题街区/博物馆,常态化举办惠民演出、戏曲票友擂台赛、戏曲研学营;开发戏曲脸谱文创、戏曲元素主题民宿餐饮,实现 “听戏、看戏、学戏、玩戏” 的全链条体验消费。
- 活化“孔雀东南飞”IP: 在焦家畈建设孔雀东南飞爱情文化主题园区,策划 “汉服婚典”、“情诗大赛”、“古风市集” 等活动;创作实景演艺或光影秀,*将千年传说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文旅场景;*开发相关主题文创礼品、婚庆服务等衍生产品。
- 串联“独秀”人文资源: 整合独秀山、陈独秀故居(安庆市区资源联动)等,开发红色教育、历史文化研学精品线路。
四、产业联动赋能,拓展整合营销价值链 整合营销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怀宁积极推动“文旅+”与“+文旅”双向赋能:
- 农文旅融合共荣: 将蓝莓采摘园与周边景区(观音湖、独秀山)串联成线;在节庆活动中强力植入怀宁蓝莓、顶雪贡糕、贡面、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展销环节;利用文旅流量(游客、线上关注者)为农产品拓宽销路、提升溢价,实现“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良性循环。
- 工业品牌借势共赢: 鼓励支持板材家居、纸塑制品等优势工业企业,将自身品牌推广融入怀宁整体区域品牌宣传活动中。例如,赞助特色节庆、参与“怀宁好物”评选直播、设计融入怀宁文化元素的特色包装等,共享区域品牌流量红利,提升企业品牌内涵。
- 节庆经济多元变现: 围绕核心节庆,深度开发门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消费场景,拉动本地消费增长;吸引外部投资,促进相关服务业态升级。
安庆怀宁的整合营销实践,是一场以文化底蕴为灵魂、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全域传播为纽带、以联动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品牌升级系统工程。通过将分散的文化符号、产业亮点、生态优势凝聚在统一的战略框架下,怀宁正走出一条立足特色、强化整合、多维联动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持续的整合发力下,“独秀故里、黄梅家乡、蓝莓之乡”的怀宁名片必将越发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