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与产业升级浪潮中,深刻认识到整合营销传播(IMC) 的战略价值。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营销渠道的界限,将线上与线下、品牌与销售、传播与体验进行深度整合,形成合力一致的品牌声音与用户触达。
一、立足城市禀赋:常州整合营销的根基
- 产业基础雄厚: 作为”中国智造”的重要代表城市,常州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光伏、动力电池)、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为产业营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点。
- 文旅资源独特: 拥有以中华恐龙园为核心的主题乐园集群及淹城春秋乐园、天目湖等优质资源,”无中生有“打造恐龙IP的创举,是文旅整合营销的典范。
- 区位交通便利: 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高铁、高速、航空、水运发达,为吸引区域乃至全国客流、促进商贸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多元渠道整合:构建全方位用户触达体系
- 线上线下一体化(O2O)融合:
- 文旅领域: 常州恐龙园、淹城春秋乐园等景区通过官方网站、官方APP、微信小程序、OTA平台(携程、同程等)实现门票预订、信息查询、会员服务。同时,线下活动(如主题巡游、夜公园、节庆庆典)与线上直播、话题互动(#玩在常州#)紧密结合,形成”种草-预订-体验-分享”的闭环营销链路。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使得营销活动效果可衡量,用户画像更精准。
- 产业领域: 政府主导的产业推广平台(如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官网、线上展厅)、行业协会网站、企业自有平台(官网、官微、B2B平台店铺)与线下展会(工博会、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行业峰会、招商推介会协同发力,形成面向专业客户和投资者的整合信息流与沟通渠道。
- 内容营销与社交媒体(SNS)深度互动:
- 官方发声: “常州发布”等政务新媒体矩阵系统化输出城市形象宣传片、重大活动资讯、产业政策解读、文化故事、旅游攻略等高质量内容,塑造积极、创新、宜居的城市形象。
- 用户生成(UGC)与口碑发酵: 积极鼓励游客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分享在常州的旅行体验、美食打卡、文化活动等,利用KOL/KOC合作进行种草推广,放大真实用户口碑的传播效应。针对制造业,通过行业媒体、专业论坛进行技术白皮书发布、案例解析,建立专业权威形象。
- 互动营销: 举办线上抽奖、投票、话题挑战赛(如#寻味常州#、#智造常州#),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品牌粘性。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为品牌提供了快速响应用户反馈、优化策略的通道。
- 跨平台整合投放: 根据目标受众画像(游客、投资者、人才、市民),精准组合使用搜索引擎营销(SEM/SEO优化 “常州旅游攻略”、”常州投资环境”等关键词)、信息流广告(今日头条、腾讯广点通等)、户外广告(高铁站、高速路牌)、楼宇媒体、电视电台等渠道,确保关键信息在不同触点上的一致性传达,实现最大化的覆盖与频次。
三、核心策略聚焦:驱动品牌与商业价值双提升
- 文旅IP驱动的体验营销:
- 深耕中华恐龙园IP: 围绕”恐龙”这一核心IP,持续开发新园区、新项目(恐龙基因研究中心)、主题演艺、衍生商品(文创、玩具),构建沉浸式主题体验生态。通过IP的延展与活化,维持品牌活力与新鲜感。
- 打造”乐园之都”城市名片: 整合恐龙园、淹城春秋乐园、天目湖、太湖湾露营谷等资源,打包推广”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浪漫休闲形象,策划”四季常州”主题线路,吸引不同季节、不同需求的客群。
- 智慧旅游赋能: 推广使用”常享游”平台,整合景区预约、电子导览、智能停车、无感支付等功能,提升游客全程体验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 产业品牌赋能与精准营销:
- 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定位: 通过举办或参与全球性、高规格行业盛会(如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集中展示常州的产业硬实力与创新环境,吸引全球目光和产业链头部资源。
- 讲好”隐形冠军”故事: 挖掘并宣传常州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故事,展示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工匠精神,塑造可信赖、高质量的”常州制造”整体品牌形象。
- 政企协同的招商引资: 政府牵头搭建平台(招商网站、投资指南),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服务;企业主动出击,利用行业展会、技术论坛进行精准客户对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落地。
- 数据驱动与效果衡量:
- 构建数据中台能力: (尤其在文旅和政府层面)整合线上线下各渠道的用户行为数据(浏览、搜索、预订、消费、评价),构建统一的数据视图和分析平台。
- 营销效果可量化: 清晰定义KPI(如网站流量、社交媒体互动量、票务预订转化率、招商线索量、项目签约额、游客满意度NPS),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追踪营销活动从曝光到转化的全链路效果,为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营销资源的精准分配与效率提升。数据是整合营销闭环的关键纽带。
四、挑战与未来方向:深化整合,拥抱技术变革
- 挑战:
- 跨部门、跨领域的有效协同机制仍需加强(如文旅、经信、商务、宣传)。
- 数据和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程度有待提升。
- 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偏好和媒体环境,敏捷响应和创新速度面临考验。
- 如何更有效衡量整合营销对城市长期品牌资产和产业发展的综合贡献。
- 未来方向:
- 深化全链路整合: 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构建覆盖”认知-兴趣-决策-购买-忠诚”全生命周期的无缝用户体验。
- 拥抱智能化与新技术: 探索人工智能(AI) 在内容生成、用户画像分析、精准投放、智能客服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 打造线上沉浸式文旅体验或工业产品虚拟展厅;区块链技术则在版权保护、数字藏品开发方面潜力巨大。
- 强化内容共创与情感连接: 鼓励更多UGC和社群营销,与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让城市品牌更具温度和吸引力。
- 可持续发展导向: 将绿色发展、智慧城市、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整合营销叙事,展现常州的未来责任与魅力。
结语: 常州的整合营销策略已展现出清晰框架与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打造文旅IP和推广智造产业方面。其核心在于打破信息孤岛,统一品牌声音,利用多元渠道触达用户,并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化和效果优化。面对未来,常州需在**深化协同机制、提升数据能力、拥抱智能技术、强化情感